钢结构是绿色建筑的主要代表

时间:2014年03月04日
来源: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能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国家战略资源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这是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方鸿强在第十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上关于《钢结构与绿色建筑》的主题发言。

钢结构与绿色建筑

集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委员会专家和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于一身的方鸿强对钢结构建筑比常人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方鸿强认为,钢结构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主要代表。

方鸿强说,在建筑工程领域推广钢结构是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土木建筑业的转型与升级。钢结构建筑不仅具有“轻、快、好、省”的四个优异性能,还具有可循环利用和对环境破坏程度小的优点。众所周知,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地基基础费用省、建筑使用面积大、建筑品质高、适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可干式绿色施工、适合于不同气候条件、不受施工季节的影响、综合造价低等优点,同时,钢结构还可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全寿命周期内可循环利用等。方鸿强表示,钢结构建筑符合我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结构之一。

据方鸿强介绍,钢结构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所以被称为绿色建筑的主要代表。欧洲称绿色建筑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中国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明确写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之中,这是绿色建筑第一次进入国家规划。

方鸿强认为,建筑,其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呵护人的生命。日本“3·11”的强震再度给我们警示:大量的房屋毁坏和人员伤亡是更具破坏力的海啸所致,而非房屋倒塌,这与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占有率较高和日本重视建筑防灾、抗灾、对生命呵护的安全设计有直接关系。方鸿强强调,在人类共同的灾难面前,我们没有理由不借鉴、不警醒、不反思。

传统结构建筑的缺陷

在谈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建筑的缺陷时,方鸿强说,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建筑需要人工操作,在现场湿式施工,施工时所产生的噪音、粉尘已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建筑材料可回收利用率极低,其在达到生命周期后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对子孙后代的不良影响等已引起许多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担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陈肇元忧心忡忡地说:“烧制水泥用的优质矿料已感短缺,配制混凝土的砂石在许多地方已十分紧张。一些地区开采砂石已经严重毁损河床、破坏植被,沿海地区如宁波、舟山等地因滥用海砂已给一些工程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废汽车可造钢结构建筑

方鸿强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作为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钢结构住宅小区———包头万郡大都城住宅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方鸿强非常看好钢结构建筑走产业化之路。

方鸿强提出,钢结构建筑应牢固树立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按照“零资源、零能耗、零排放、零污染、零工地、零距离”的理念,建立从规划、设计、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建筑全寿命周期开发与建设的全新模式,开发、设计和建造新一代满足工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现代钢结构住宅建筑产品。

方鸿强用一幢3层~4层的普通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对钢结构建筑和木结构建筑进行了对比。如果采用木结构,一般需要用40棵~50棵树龄在10年左右的木材;而采用钢结构建筑,只需用6辆报废汽车的钢材。方鸿强说,随着汽车的普及,“行路难、停车难”之后的“报废汽车的问题”也将显现,用钢结构“消化”报废汽车将是不错的选择。国内外钢结构建筑比对

方鸿强说,2009年,我国建筑对钢材的消费约占全部钢产量的50%~60%,与世界钢材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但是,我国建筑对钢材的消费主要是用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钢丝、钢绞线等,真正意义上的钢结构建筑用钢只占10%左右。在我国的房屋建筑中,钢结构建筑的建筑面积约占2%,而发达国家建筑面积占到40%~60%。在日本,钢结构建筑占建筑总量的50%左右;在韩国,钢结构建筑占建筑总量的20%左右。可见,我国的钢结构建筑用钢量严重偏低,与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也是造成我国钢材总体供大于求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国钢结构的现状与趋势

方鸿强认为,中国人不善于使用钢材是因为我国曾经是一个严重缺钢的国家。最新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的钢产量比日本、美国等排名在第2名~10名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占到了全世界钢产量的43.3%。我国钢产量的持续增长,为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鸿强认为,目前,我国已完全具备发展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条件,一是《标准》、《规范》和《规程》已基本完善;二是设计工具(软件)齐备;三是具备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能力;四是国内形成了完备的人员教育与培训机制。

方鸿强说,目前,我国钢结构制造企业已超过千家,且制造与施工安装能力得到整体提升。以浙江省为例,精工、东南、杭萧、恒达等知名的钢结构制造和施工企业有数十家,其装备水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能力接近国际水平。

方鸿强说,立足技术创新,改革传统建筑体系,促进钢结构产业化、标准化和配套化,推动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以钢代木,保护地球生态资源;以钢结构代替混凝土结构,促进绿色环保建筑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方鸿强认为,当前,钢结构建筑与我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相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十二五”期间老百姓住房难问题,同时也能解决由于钢铁产能过剩造成的劳动力过剩的就业问题。方鸿强说,从长远来看,由于我国优质的铁矿石资源相对缺乏,作为现代化工业的粮食——钢铁,必将成为制约我国大踏步地向现代化迈进的瓶颈,而大量建设的钢结构建筑则是十分宝贵的优质资源。方鸿强表示,钢结构建筑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相结合,其实就是一种国家长远的战略储备产业,可造福子孙万代,其意义更为重大。

□本报记者 宋京平